四重溪溫泉 日式風情蛻變原民南洋時尚風
(2010/01/12 12:37)
清泉旅館保留了當年日本親王的專屬湯屋。(記者謝禮仲攝影)
記者謝禮仲/屏東報導‧攝影位於屏東縣的四重溪溫泉,為日據時代的台灣四大溫泉之一,清代漢人口中的「出湯」,據傳因沈葆楨履勘「琅嶠」(今恆春)期間,四涉溪水至此而改名四重溪。
四重溪的溫泉水溫約在攝氏50度左右,為中溫性的鹼性碳酸泉,主成份為碳酸氫納。此處的溫泉與火山無關,其成因大致是地下水流入地底深層被加熱, 而此處地質上屬於富含石灰質的沈積岩,石灰質溶入高溫的水中,形成碳酸質熱水,再從地層斷裂處湧出,以前稱「出湯」,便形容得非常傳神。
愛泡湯的日本人進佔台灣後,發現此處高品質的溫泉,自是喜出望外,大力開發此處,使四重溪溫泉與陽明山、北投、關子嶺,同享盛名。走在溫泉區的街頭,還能發現若干日式溫泉旅館林立時的風貌。
西元1898年,恆春廳長柳木通義為開發此地溫泉,命業者進入設置浴場。根據可考的記錄與目前當地耆老口述,日軍軍官將領泡湯之所的「山口旅 館」,即今日的清泉溫泉山莊;先總統蔣公曾住過3次的「濱津旅社」,已改建成今日的景福旅社,更可惜的是日式建築全被拆除殆盡;新龜山為當時的龜山旅社, 「博陽館」改名太原旅社,現已坍塌,僅存大門與鬼頭瓦,為當年留下點滴;「伊豆館」後改名福泉旅社,現在則成為一般住家,日式建築風采依舊。
↑早年四重溪溫泉流露著濃郁的和風。(翻攝/記者謝禮仲)
那麼多的日式旅館,連先總統蔣公都來泡湯,可以想見當年的盛況,孰料,民國70年代,墾丁旅遊崛起,四重溪進入一段慘澹期,所幸近年來「泡湯熱」全島延燒,才讓四重溪有了第二春的機會。
若要在目前仍在營業的溫泉旅館中,尋得日據時代的「真跡」,就得走一趟「清泉溫泉山莊」。
日本昭和五年(1930年),日本昭和天皇之弟高松宮宣仁親王來此渡蜜月,旅館為此興建了一幢西式洋房與其專用的蜜月浴池,還包括一座小巧的私人 庭園。經過政權轉移、旅館由高雄州政府、屏東縣政府接管,再租給民間經營,直到今日,日本皇室使用過的建築、設施,都還完整保留著,尤其其他旅館紛紛改建 之後,殊屬難得。位於該山莊的後方,親王使用的湯屋以檜木建材為主,小小的泡湯池則用泛著淡淡粉紅色的大理石砌成,陽光灑進窗口時尤具優雅的氣質。
↑清泉山莊保留小巧優雅的親王專用湯屋,讓人還能約略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。(攝影/記者謝禮仲)
整個四重溪溫泉區的飯店,多半維持傳統溫泉旅館的格局,「南台灣溫泉大飯店」設有多樣的泡湯池,較符合現代旅客需求的形態,也是此區規模最大的溫 泉飯店。溫泉區聚落後方有處溫泉公園,但沒有溫泉可泡,不過,該處視野遼闊,環狀步道銜接往上的蝴蝶谷步道,倒也不失為泡湯之餘,輕鬆踏走的好去處。
此外,溫泉街區往北不遠處大梅路旁,「茴香戀戀溫泉會館」則以現代風格營建,設有大眾池、SPA池及裸身私人湯屋,為區內新穎的溫泉飯店。此外,「牡丹風情溫泉行館」也是近期融合南洋、原民風情的新溫泉旅店。
↑溫泉區再生,脫離和風,轉以時尚風格打造四重溪溫泉新樣貌。(攝影/記者謝禮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