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若權從心看金融風暴面臨失業、失戀或失親等各種形式的失去時,我們怎麼準備都不夠,但也正因如此,更需要讓自己無悔無憾
文=陳健瑜.攝影=黃念謹
下雨的時候,一把傘、一杯熱咖啡,以及一段分享幸運的談話,心就放晴了。
《祝你幸運》
一個人能擁有什麼,端看他心裡珍惜什麼。與吳若權相約見面的那天早上,天空飄著細雨,捷運站旁的咖啡館內細碎的人聲交替著,幾桌客人兀自閱讀、沉思、聊天。或許是人類「趨吉」的本能誘導,當他提及幸運,鄰桌有人悄悄地擱下書本,低頭探聽。大抵「祝願」與「幸福」是最容易激盪善意的詞句,很能引來關注,並使聽見的人都漾起笑臉,好似一整天的順利都從這一刻開始。「我年輕時在巴黎旅行認識一位朋友,他離別時不說再見,都說『祝你幸運』,我覺得這樣告別很特別,後來才知道他是非常需要幸運的人,因為他的工作是在跳蚤市場尋寶。」當時那位法國友人生活過得並不好,一度窮困潦倒無以維生,不過幾年之後吳若權再到巴黎,卻硬是被拉去他家作客,他還真的在雜七雜八的市集裡覓得一件明朝的骨董,並在拍賣會上喊到天價售出;發了財,就在塞納河畔買下一棟骨董房子,無論如何,都一定要老朋友去住上一晚。「我在他家眺望窗外的河岸,突然明白他為何老是說『祝你幸運』,因為『幸運』正是他生命中最重視的事!換個角度想,我多幸運呀,能認識這麼幸運的人。」他當下體會到一個道理——珍惜,才能擁有,必須珍惜幸運,才能擁有幸運。想要變有錢,難道不用珍惜錢嗎?如果一個人連祝福自己的力量都沒有,甚至懷疑降臨在身上的福氣,那麼嘴上說「我祝福你」,一定是騙人的。為了驗證心念的作用,他每回至高中校園演講,總會邀請同學上臺玩抽籤遊戲,獎品是一隻兔子玩偶,而遊戲到最後會剩八個人在臺上。「我問誰想要兔子?有趣的是,明明八個人都想拿到,但多數人不敢表態,我就在舉手的同學之中找出一位真正想要的人,請他許下帶走獎品的願,結果只要真的這樣做,最後都會抽到獎。」他笑著說,每次有效驗證總是惹得全場驚呼,好似他施了什麼魔法;其實他傳達的並非玄奧的神祕信息,而是內在堅持與渴望的強度影響了結果。「八個人的排列組合沒啥變化,怎麼抽都只有八種可能,但是現實生活中,我們要一份工作或感情的變數複雜多了,需要更大的堅持與能量。」換句話說,吳若權認為,一個人能擁有什麼,端看他心裡珍惜什麼;每個人都想要工作,但捫心自問,是否珍惜上班的每一天呢?
《榮景幻滅》
冬天來了,卻沒想過要過冬。學會珍惜現有,再重新審視這一波金融海嘯的衝擊,此時正是一個把心找回來的時刻。「減薪、裁員,還能幸福嗎?」面對讀者的質疑與喟嘆,吳若權反問幸福是什麼?生活品質不在於一定要過得奢華或儉樸,而在是否擁有心靈駕馭物質的能力。「從經濟層面來看,當前面對的是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所造成的景氣蕭條,但仔細推敲就得承認,它更是人類貪欲風暴下衍生的信心危機。」他進一步解釋,在財富的競賽裡,人們相信欲念的幻影,想賺得更快更多,不斷堆高金錢的樓塔,於是最有錢的人只好將市場的餅畫得更大,以烘托無法企及的願景,但被炒作出來的富裕是虛幻的,一旦失衡跌墜,所有的價值便在一夕幻滅,淪為泡沫。最高的樓塌了,住在裡頭的人開始覺得冷,不是因為冬天來了,而是根本沒想過要過冬。長期擔任企業行銷顧問的吳若權,窺見許多企業主及上班族深刻的惶恐與不安,「有工廠老闆憂心忡忡地訴苦:『訂單數竟然是零,也就是完全沒有訂單!』他不知道工人到工廠能做什麼,只好放無薪假。」機器少了運轉的理由,人也開始慌張失措,老闆成日擔憂,最後擔出了憂鬱症,員工也跟著憂鬱。平時忽視風險管理,當訂單歸零,裁員消息傳開,就擴散成整個社會巨大的慌張。
《一客漢堡》
不顧別人權益的小貪,可能就是貪欲風暴的源頭。「乍看之下,無薪假似乎是大環境不佳的產物,但是很多扭曲的現象可能是根源,例如鋪張的尾牙、無止盡的加班及物欲的追求,與其歸咎天意,不如說是勞資雙方一連串的大意導致。」他記得有次受邀至一家頗具規模的科技公司做教育訓練,由於只開放三百個名額,線上報名很快額滿,當天中午提供的三百份麥當勞套餐也很快被拿光,但是實際來上課的卻只有兩百八十人。「你們應該找出缺席的二十人,請他們交回漢堡,既然不來,就不該占別人的名額。」一向待人溫和的吳若權,當天反常地以「不客氣」開場,並且十分堅持這件事一定得追究。「年收入數百萬的工程師,怎麼會為了貪八十元的漢堡套餐,就去占掉別人聽課的機會。」看似小事,卻說重話,原因是看出衰敗的端倪,不顧別人權益的小貪,可能就是風暴的源頭。然而他也明白公司的為難,人不可能追回來,只是他也不再去上課。「回頭看清自己需要和想要的界線,風暴才會停止。」他知道這時提出批判,不免被視為說風涼話,但也恰是陷落的時機,過去的不合理才有檢討的空間。「每回到竹科演講,講完課都九點了,可是這些員工不急著回家,倒是魚貫走回辦公室。」私下瞭解,才知他們多半懷著愧疚的心情來聽課,因為同事還在加班,自己卻抽空溜出去,所以上完課「理應」回去坐一下,裝個樣子。「大家把時間花在假裝加班上,沒有家庭生活,無法發展個人興趣和第二專長,是合理的嗎?」金融海嘯後多出來的「假期」,正是回歸正常的機會。
《休耕》
休息的時候,種向日葵吧。「假設你是一個年薪百萬的人,已經領了那麼久的高薪,突然間沒有了,人生的規畫被迫調整,這時除了慌張,應該還有更多能做的。」他指出,當前的惶恐氛圍,其實凸顯近十年來台灣人的心境,總是關心失去的,忘記擁有的。「生涯規畫課程傳授賺錢、邁向成功及發展自我的步驟,卻忘了教導大家如何休耕。」吳若權也曾有一段瘋狂搶錢的歲月,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,每個月都得交出二十多篇不同領域的專欄,加班到身體出現警訊。「收入豐厚固然開心,但當時卻老是擔心『要是有一天沒得寫了怎麼辦?』害怕才華不被認可會衝擊自己的信心。」他推想大概是從事行銷工作,時懷遠憂,很習慣提早思考下一步,隨時準備面對人生下一刻的變化;然而,當緊繃忙碌的生活持續了四、五年後,他漸漸不喜歡這種評價自我的方式,便在四年前的某一天,一口氣停掉所有專欄。「人生像一畝田,有時得休養生息,才能再度種植作物。」那段時間他到台東旅行,平野上種滿了向日葵,金黃色的花海隨風搖曳像在微笑,而且都朝向陽光。「它們是朝向北方,不是朝向陽光啦!」吳若權遇到了一個老實的司機,不給他想像的空間,反倒解說起田地休耕復育的計畫:在不適合種植作物的時節,農人灑下向日葵的種子,讓花朵發芽、生長、綻放,再凋零化為泥土的養分,田地便以最美麗的姿態等待下一次的栽種。「不論是主動或被迫休耕,都應在自己的心裡種下向日葵。」他衷心建議著,休耕的時候,請記得微笑。
《回家》
什麼是你最值得珍惜的?事情沒有這麼簡單,雖然多數的勵志書籍或流行歌曲都歌詠回家,回到最初的美好,但是父母的碎唸與親友的嘲諷難道不是血淋淋的傷害與壓力嗎?內心的失落怎麼可能因為追逐螢火蟲而尋回?「爸媽在意的是你的失敗嗎?還是他們是在討一分關心呢?」吳若權認為,每個人都有能力重新調整自己和家庭的關係。「親人的碎唸、責罵、埋怨,大多起因於我們疏忽了他們的情緒。」他想起小時候媽媽最常拿來訓他的三句座右銘:「提籃子假燒金」、「不會駛船嫌溪彎」和「水底睡沒一處熱」,忍不住笑開來,「認真想想,有時候這些殘忍而不中聽的話,說的還真對。」聽聽親人的批評有何不可,畢竟他們最瞭解自己的孩子。「其實,父親的離世才讓我體悟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麼,我想那是吉本芭娜娜說的『絕望的滋味』,讓人看清自己到底放不下什麼。」由於工作時間彈性,他可以常常陪在父母身旁,憶及父親過世之前的陪病經驗,他感性地說那是一堂學習告別、接受失去的課。「在他過世之前,我每天在心裡演練離別,原本以為死亡就是斷氣的剎那,後來才理解死亡是綿長的過程,每天都更接近死亡一點。」他看著病床上的父親,時而清醒,時而昏迷,覺得自己沒有辦法面對至親消逝。「他過世時,我們盯著儀器,螢幕上的波紋從有跳動漸漸變成沒跳動……,之前練習時遲遲無法接受他的離開,但是那一刻真的到來,我卻握住他的手,讓他一路好走。」經歷離別,他體悟到有些事情即使做了再多準備,都永遠不夠。「我們祈求圓滿,但是人生到了某個境界就會了悟,能夠無憾無悔就很好了。」說著,他略做停頓,調整了呼吸,再度將話題轉回職場上,示意金融海嘯的重創也是一個面對失落的歷程,即使現實無法符合預期,也要讓自己,當下無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