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

雲林縣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「小地主‧大佃農」試辦區營運現況

微風踏過無垠的青綠色葉浪 夕陽照著希望的玉米發亮

當WTO如排山倒海巨浪襲擊著臺灣,壓倒綠色稻浪,臺灣農業的前景和希望在哪裡…

水林鄉,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業鄉鎮。這兒有俯首於烈日驕陽下,弓背揮汗的農民上演的平凡故事。

如今,這裡是第三波土地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,小地主大佃農400公頃的試辦區中,水林鄉牧草生產合作社的推廣面積就佔了二分之一。

牧草不是草,黃土變綠金
為了降低酪農生產成本,穩定芻料供應,在各級農政單位輔導下,結合牧草業者,組織專業化生產合作社,成立臺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。
雲林縣臺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,是總統、各級行政首長下鄉必訪行程之一,也是報章媒體的新寵。宣傳周知的「綠金產業」,為生產畜牧業用飼料,以青割玉米為主。青割玉米就是在玉米株快要成熟的時候,整株採收下來然後切碎,成為草食動物的飼料。在國際糧食短缺,糧價上漲局勢下,經過發酵加工、契作式的青割玉米,在飼料市場需求下,異軍突起。除降低國內酪農業的生產成本外,並以規格化、商品化產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場。

大規模‧機械化
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鎖定雲林的六個鄉鎮,爭取老農出租農地,每公頃年租金為十萬元。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動初期,就有一百多位七、八十歲「阿公」級老農主動表示,要出租農地給年輕人耕種,到目前為止,參與的小地主已達600多位,擴大經營面積達300多公頃。合作社陳經理表示,過去欲退休農民,通常與承租者按期簽約,常因承租者退租而休耕,租金收入較不穩定。新政策讓小地主出租農地更為方便,同時穩定租金收益。

因應大面積耕作,合作社籌組一支卅多部農機組成的「裝甲部隊」,翻土整地、播種、噴藥,一天可處理20公頃以上農地。農機組不斷引進新機具,如使用「中耕機」,就比傳統人力機速度快7倍以上,且青割玉米太空包的技術,可避免玉米二次發酵,有利儲存運銷。

合作社近百位員工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,全是新一代的農民。合作社有計畫的培訓年輕員工,從耕作、機具操作維護、運輸管理到行銷通路、企畫宣傳等專業知識,進行系統性傳授訓練。合作社並建立完整的管理機制,全部以企業化方式統籌,以提升青割玉米的產量、品質和價格,期盼開創臺灣牧草農業的新契機。

後記:整裝再出發
臺灣飼料(青割玉米)早在民國92年就已外銷日本,但由於受到產量限制,民國95年終於因為貨源青黃不接而中斷外銷。這次合作社結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,擴大經營面積,得以穩定貨源,今年日本貿易商終於再度與牧草生產合作社續約,大量收購台灣的青割玉米。預計今年底首批青割玉米將銷往日本,往後每個月固定輸出3000公噸。除了可以促進農地有效利用,地方也因青割玉米生產規模擴充,為農村增加不少就業機會。小地主大佃農政策,讓臺灣的牧草產業,重新整備再出發,而最終鼓勵年輕人返鄉務農夢想的實現,亦指日可期